网民曝光商场恶导购 专家称可能侵权(1)
在商场购物受了气,便在网上将相关营业员列入“恶劣导购”名单。近日一份《曝光最触气BA》的帖子出现在各购物论坛,14家商场的20多个专柜导购人员被网友点评,并引发热议。法律专家指出,此种私自向公众“曝光”所谓“恶劣导购”的行为客观上可能构成侵权。但消费者却表示,采取此策的原因主要是大商场的投诉渠道不畅及投诉效果不佳。
本报记者 陈轶珺 实习生 徐媚
网上曝光
提供长相、专柜、工号等信息
“金鹰百货××柜台的BA一副不可一世的感觉,其实长得真叫猥琐,问她话爱理不理的。”“太平洋百货站前店××柜台BA很过分,虽然不记得工号,但长相绝对有特色,可以跟大家描述一下……”
BA,是Beauty Advanced的简称,原指化妆品专柜的“美容顾问”,在本市无忧团购、名品导购等购物论坛出现的帖子里被引申为所有“商场导购”(即营业员)。记者统计后发现,本市14家商场的20多个专柜导购人员被列入了“恶名单”。
不少发帖者把购物时遭遇的不愉快一一罗列,并将矛头直指相关营业员,从长相、身高、发型到工作地点、服务专柜甚至工号,为了让人一眼就能辨识“恶导购”,网友们提供的信息极其详细。
记者发现被曝光者的表现大同小异,都是被指责言语讥讽、行动怠慢、不赠送化妆品小样等。网民“曼熙”在帖子里这样描述:在淮海路太平洋百货某彩妆品牌挑选眼影时,BA以“为了看出效果”为理由试用了遮瑕膏和眼线笔等其他东西。化完妆后,BA还非常强势地说:“这些产品都很适合你,一定要全都买下来……”在几个小姐的反复折磨下,她受不了,只能多付了1200元买下。回家后越想越难过,就将该导购发上了“曝光帖”:“她的眼睛很小,喜欢画烟熏眼影,几乎没有表情,一副看不起人的样子。”并告知网友“她已经调至百盛商场,大家尽量避免在那里找她服务”。
和“曼熙”一样,许多网民不仅对遇到的“恶BA”加以谴责,还将其长相等信息公布:“她是我遇到过的最难看的BA,头发最乱,人也胖得不像样”、“总拉长着脸,看到她就心情不好!”、“阴冷得像女鬼一样”。记者发现响应者为数不少:“不能原谅他们的做法”、“坚决不去那家店买东西”。
记者调查
帖子内容真实性需要推敲
“恶名单”中劣迹究竟是否属实。昨天下午,记者选取了“恶名单”中的5个专柜实地调查。
“金鹰百货××柜台的BA问她话爱理不理的。”但记者在该柜台遇到了笑脸相迎的BA。在试用了多个化妆品后,记者表示没有购买意向,但BA依旧很耐心;在梅龙镇伊势丹、九海百盛、淮海路太平洋等商场的4个专柜,记者均没有遇到网友口中的“恶BA”。虽然曝光帖的真实性值得推敲,但记者发现仍然有众多网民表示支持这种自发曝光“恶导购”的行为,“黑名单”仍在增加,仅在无忧团购网上的一个曝光帖的跟帖数就达到90个。
梅龙镇伊势丹某知名品牌化妆品柜台的柜长得知自己的员工上了“恶名单”后非常震惊。“作为每天接待近百名客人的营业员,难免由于情绪原因对个别客人照顾不周,如果消费者仅凭其一次表现就将其列入‘黑名单’而全盘否定,实在不公。我们柜台的服务一向是周到的,近两个月没有接到过一起消费者投诉。”
对于网友们“娘娘腔”的指责,“恶名单”中一彩妆品牌的男BA很委屈,“不知道这种无端的指责从何而来,如果我真像帖子中所说,为何我手中会有那么多VIP客户?”他说,“帖子中的内容不能排除是同行间的恶意竞争,或是一些顾客的恶意投诉。即便是自己有些方面没有做到位,但在没有征得我许可的情况下,公布长相等信息的做法实属不妥,尤其是使用了一些带有明显攻击性的言论,更是对我的侮辱。”
专家点评
曝光针对个人可能侵权
“营业员戴上工号牌上岗工作,就要接受消费者的监督。适度批评与曝光是对其服务质量的提醒,但过度就要当心侵权。”上海骏丰律师事务所易瑞京律师告诉记者,“消费者公布‘恶BA名单’出发点是为了维权,但这必须建立在网上发布的信息必须真实的基础上。如果内容失实,侵犯的可能是名誉权;曝光的内容也不该涉及其长相,这样就有侵犯肖像权的嫌疑,如果用侮辱性言论攻击,更可能构成污辱。”
市消保委法律与理论研究部副部长唐健盛认为,营业员必须在尊重消费者的基础上提供专业的意见和服务,如果连起码的“尊重”都做不到,引起消费者的不满是必然的,因此消费者曝光“恶BA”的行为可以理解。他同时表示,由于营业员代表的是企业和商家,消费者可以向企业和商家投诉,“对企业、商家的批评和建议可能直接促进其整体服务水平和素质提高,比自发通过曝光、抵制的效果要好。”
- 暂时没有评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