受阻广告销售困难 盛大传媒化面临机遇和挑战(1)
去盛大参观或者采访的人,总能在走时获得一份特别的赠品:名为《盛大今日》的企业内刊。
但在日渐复杂的架构之下,谁又能真正了解盛大的今日?游戏在线人数,一季季财报、内刊,都不能完全反映出它的生长变化,甚至连其CEO陈天桥,恐怕也有无法周详之处。
在处理旗下子公司如何发展的问题时,陈氏就遇到了“意外”。但从各种信息来看,陈氏正欲将这些意外转化成新的机会。
Web2.0标签
2006年10月,盛大“双亿临门”:起点中文网日PV(页面浏览量)最高超过1亿,浩方对战平台注册用户过亿。起点和浩方都是盛大前些年花费数千万美元收购的企业。
数日前,盛大特意安排了一个“Web2.0高峰论坛”,请来“博客第一人”方兴东、经济观察报总编何力、风险投资家黄晶生等人,将起点中文网贴上“Web2.0”的标签。
战略上的布子,变化成战术前进的步调。盛大宣称,将打造“Web2.0的新起点”。
此举无非两个目的:一是鼓励子公司;另一个也是向外界宣示一种可能性,即盛大已经在网游之外另一个勃兴的新领域占了先机,这对公司未来增长有很好的现金流价值和战略价值。
数年间,盛大总共斥资数亿美元,收购了一系列公司。这些收购基本都由来自微软的总裁唐骏操刀,收购目的也和微软相似:一是配合家庭战略,二是消灭潜在对手。
故而,这些子公司在战略上之前一直处于从属地位。起点的迅速增长(平均每年增长超过100%)虽在盛大的期望之内,却不在意料之中。
现在起点的最高流量已经接近新浪的三分之一,但广告表现却相距甚远。起点年收入数千万元,只有部分是广告收入,主要还是用户付费及周边收入。而起点的稿费支出,最高一个月也达到了上百万元,导致整个起点只是略有盈余。
游戏本身也是媒体。若干年前,盛大曾因为在游戏中发布广告获得了一笔小收入而欢欣鼓舞,以为已经进入了媒体时代。
但问题出在,盛大缺少一个强有力的广告销售平台。各子公司广告销售还是各自为战。刚刚注册用户突破1亿的浩方,是盛大陆续花费6000万美元收购的。这个平台也是以用户付费收入为主,广告销售在本年度呈现出下滑趋势。据说和广告销售人员流动性有较大关系。
盛大变身传媒企业,现在才刚“入戏”。Google发展到今天,其自动化程度颇高的广告销售平台功不可没。盛大有一个统一的用户付费平台,现在,该轮到一个广告销售平台了。
- 暂时没有评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