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客网VS新浪 “小猪”如何挑战“大猪”(1)
在这种状况下,大猪往往采取等待策略,让一群小猪在前面乱拱,看哪个小猪真正拱对地方了,它再利用自己的实力后发制人,武力抢夺,微软、IBM采取的就是这样的策略,新浪对待博客也是如此。
博客能有今天的声势,方兴东是一个无法忽略的人物,“博客教父”的头衔当之无愧。过去的2005年,除了盛大的闹腾、百度的耀目,博客也可以进入互联网的年度符号里,从对互联网人群的影响力而论,应该说博客还要更胜一筹。只是网民现在谈起博客时,已经更多地和新浪、搜狐这些门户网站以及徐静蕾这样千万博客连在了一起,而“博客教父”和他的博客网在博客横扫网络的时代却在人们的视线中渐行渐远。
这似乎不公平,当年方兴东费心耗神不遗余力地推广博客的时候,门户大佬们大都不屑一顾、风言风语、冷嘲热讽,但是当蜜桃成熟时,“互联网上桃千树,尽是方郎去后栽”。
新时代的“智猪博弈”
先行者成为先烈,博客中国不是个案,可以说商业史上洒满了先烈们的斑斑血泪,苹果开发了个人电脑市场,却被IBM用联盟方式掠夺;网景炒熟了浏览器,却被微软的捆绑战略盖过。对于这种竞争形式,可以用经济学上的“智猪博弈”模型来说明:
一大一小两只可以做出理性选择的猪在同一个食槽进食。游戏规则是,食槽上有一个按钮,每按一次可以出10个单位食物,但是按电钮要付出两个单位的成本。而且大猪与小猪吃食的能力不同。两头猪的选择是等待(让对方按电钮)或按钮(自己主动按电钮)。在不同的选择下,各自的结果不同。如果大猪按电钮,小猪等待,大猪可以吃6单位食物,扣除2单位成本后净得4单位食物。小猪可以吃4单位食物,但没有成本。如果小猪按电钮,大猪等待,大猪可以吃9单位食物,没有成本。小猪只能吃1单位食物,扣除2单位成本后净得-1单位食物。如果双方都不按电钮,无食可吃。
智猪博弈是双方实力不相等情况下的博弈,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结论,是实力强的一方采取主动策略,实力弱的一方要采取等待的策略。
但是,在新经济时代,传统的“智猪博弈”方式又是不合适的,因为有两个前提条件发生了变化:其一,是不确定性的增强,无论是大猪小猪,其实大家都不知道启动收益的按钮在哪里?或者按钮按下去之后到底有多大收益,那么“智猪博弈”中所假设的分配比例就要打折扣,想让大猪先去按按钮它就要掂量掂量。其二,是网络外部性的存在,很容易形成“赢家通吃”的局面,一旦大猪启动按钮并占据优势地位,根本没有小猪分食的空间,所以小猪企图跟在后面拣便宜往往什么也得不到。
所以在这种状况下,大猪小猪的策略又给颠倒过来了,大猪往往采取等待策略,密切关注各方面的发展,或者说只是象征性地做一些风险性的投资,让一群小猪在前面乱拱,看哪个小猪真正拱对地方了,它再利用自己的实力后发先至,武力抢夺,微软、IBM采取的就是这样的策略,新浪对待博客也是如此。
- 暂时没有评论!